“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如品茗,在时光的长河中沉淀出人生的智慧。九龙湖校区第七期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由初中数学组彭中华老师分享《不跪着教书》一书。
吴非“不跪着教书”中开篇《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硕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 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读完故事,我在想,假如是我们的教师见了小姑娘,会怎么做呢?我想可能会先没收了她的花,再严厉地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害怕地把花扔掉。从此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不再犯这样的错,遵守“花儿好看我不摘”的规则,做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但可能从今以后,她对于别人有困难或生病时也会漠不关心。由于老师知识的狭窄、思维的局限,导致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方式教条。
“不跪着教书”,也就是说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就如作者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照耀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跪着教书的:跪在教参上,一是教师不会思考,二是懒于思考。导致思考能力与独立精神的退化,使教参成了保姆;跪在教案上,教案是为一定学生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学生,效果迥异,照搬上课,学生自然遭殃;跪在考试前,考试如指挥棒,影响着教学。“教”成了“考”的奴隶,“学”成了“考”的俘虏。当然,作为老师的人,恐怕没有几个心甘情愿的愿意以一颗跪着的灵魂来支撑自己的躯体而教书。
那么,我们怎样站着教书?一要做到视野有宽度、思想有深度。特别是在思想的深度上要有刻意的追求和作为。不单纯的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而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人格建构。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照耀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因此教师要见多识广,广泛交流,扩大视野,提高思想深度。二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就是说要想拥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必须从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来入手,才能不断地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三要有永恒的学习意识。我们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学习是我们教师的工作,学习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四要有 “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这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大目标。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
不跪着教书,首先就不能跪着做人。教师如何做一个“站直了”的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学习的典范。例如:古代著名抗元将领文天祥宁死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激励着后人;近代的叶挺将军宁死不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如果是他们来教书,我想教出来的学生一定是人格伟岸与厚重。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