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主办、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承办的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学校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凤栖湖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五省市的教育专家、重点中小学校长、书记以及树人教育集团各校部分校级、行政等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李红军和树人学校副校长程志华主持研讨会,通过案例剖析、区域对话,共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宾主合影
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李红军主持
树人学校副校长程志华主持
首先,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法人秘书长、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校长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致开幕辞,赵秘书长系统阐述了研究会的学术架构与发展历程,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赵刚秘书长宣布开幕
接着,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唐炜致欢迎辞。唐校长回溯了扬州中学百年文脉与树人学校创新实践的渊源脉络,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唐校长希望和与会者共探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彰显教育学术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唐炜校长致欢迎辞
校长主旨报告是本次交流研讨会的重要内容。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志敏作了题为《校长的教育家弘道使命和领导力提升》的报告,聚焦新时代校长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提出以思政引领、人才培育、科教融合等“六力协同”策略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
江苏省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马斌作了题为《协同育人首先从成人的反教育现象改起》的报告,他强调破除成人“反教育现象”是协同育人的关键,通过家校社共建儿童友好环境,推动教育回归“以生为本”本质,协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学校高质量管理》的报告,他提出构建“三色育人”体系,通过人工智能融合课程与科研共同体建设,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生态化解决方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党委书记商红领作了题为《广大而至精微,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学校实践》的思政课报告,以“致广大而尽精微”方法论破解学段割裂难题,通过目标分层、课程贯通、评价牵引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机衔接。
苏州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唐敏作了题为《践行教育家精神,构建高质量育人生态》的主旨报告,唐书记系统阐释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以森林式生态重构育人场域,通过习惯养成体系筑基、跨学科课程群建设提质、四有教师团队锻造赋能,形成激发内生动力、融通五育资源的育人新范式,着力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创新思维与终身发展力的创新型人才。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在《聚焦核心素养,建设“多元-卓越”学科课程》主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路径:构建多元卓越课程体系,通过跨学科实践、贯通培养和大思政课等创新模式,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广东肇庆中学校长杨荣分享了学校传承书院精神的创新实践:重构课程体系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深度变革,深化AI技术赋能重塑教育形态,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并创新动态评价机制,淬炼教育智慧升华育人境界,以书院精神为基践行教育家使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浙江回浦中学校长杨梦龙向大家介绍了创办特色高中学校的实践历程。回浦中学作为浙江省特色高中,以篮球运动为育人载体,通过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与体教融合实践,培养出具有担当精神、求知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学校男篮多次夺得全国冠亚军,彰显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的显著成效。
扬州市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菊梅为我们带来报告《以运河文化为纽带,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多元场域》。解码千年运河文脉的育人价值:通过构建“家-校-社”三维协同育人生态,打造运河非遗课程链群、绘制社会资源图谱,突破校园物理边界,推动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双螺旋发展,实现“以水润德、以文培智、以劳塑行”的五育共生新格局,为新时代校家社协同育人提供运河精神范式。
北京市第101中学校长助理郭院丽在《强国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校本实践》主旨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社会协同”机制,贯通政校企资源融通链,依托生态智慧教育全景模型,聚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形成“课程育人-文化浸润-责任担当”三维赋能体系,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创新-资源聚合-评价牵引”全要素解决方案,打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协同育人范式。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校长何莉以《数智时代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题,提出构建“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共生”的新型育人范式:通过人工智能+特色课程群和应用场景建设,培养学生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数字素养;依托5G+AI技术重构“数智学谷”学习生态,打造虚实融合的沉浸式课堂;以人机协同教学评价系统推动精准施教,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为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数字化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唐炜带来报告《积极落实“2·15专项行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过时空弹性管理机制重构校园作息生态,创新“基础课程+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体质监测-能力分级-成长档案”三维赋能体系,形成“技能习得-人格塑造-领导力培育”的体教融合新范式,以体育的深层变革持续释放五育融合的育人效能,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12场主旨报告圆满落幕,但思想的碰撞永不止息!
交流研讨会现场
接着,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法人秘书长、北京普通教育名师研究会校长委员会秘书长赵刚讲话,赵秘书长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满意效果,感谢各位嘉宾、专家、校长们带来的精彩报告,感谢树人学校为承办本次活动付出的努力。并即兴创作七律:三月春风入校园,八方朋辈展欣颜。昨日京都枫落叶,今朝维扬梅映天。十年树木绿成林,百年育人木琢材。桃花又迎阳春月,校长交流创佳篇。
最后,是自由交流研讨环节。北京市第101中学怀柔分校党委书记陈江坡介绍了本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以“校家社协同育人”为主题分享了作为一个全寄宿学校的做法。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校长王彤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活动的感悟:凸显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义;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效果;探寻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多元途径。
交流研讨会结束后,各位嘉宾在我校朱云峰副校长和校办主任汪柳的带领下参观了景色宜人、环境优雅、布局有致、设施先进的凤栖湖校园。来宾们依次参观了“树人赋”文化墙、语文阅读课程基地、梦想剧场、石油园、省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尚美艺术课程基地、心理教室、食堂、操场和体育馆。沿途,朱自清文学社、梦想剧场、华服工作坊、梁式抽油机、天和核心舱模型等特色场景,令来宾深刻感受到我校校园建设的特色,对我校现代化的软硬件设施赞不绝口。
参观“树人赋”文化墙
参观语文阅读课程基地
参观石油园
参观省基于融合的地理课程基地
参观尚美艺术课程基地
参观心理健康中心
参观学生食堂
本次交流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高质量发展使命在肩。树人学校也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努力学习全国各地的优秀教育经验,努力把学校建成江苏著名、国内外有影响的人民群众满意学校。